2007年4月25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浙江法制报精彩推荐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谁来拯救这满目疮痍的土地
本报记者 汪嘉林 通讯员 吴中平

image

  被挖的耕地,足足有3-4米深

  为保护耕地,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提倡发展新型墙体材料,禁止占用耕地生产粘土砖。但时至今日,在天台、仙居、临海等地,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非法取土生产粘土砖的现象。据当地有关部门透露,因取土烧砖,台州每年要损失土地2500多亩。4月19日,记者对台州地区的这一事件进行了明察暗访。

  耕地被毁令人触目惊心
  4月19日天气不错,但记者在天台城关附近的团结村看到的景象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这里公路两侧大片大片的耕地被翻了个底朝天。农民种植的水稻、蔬菜等作物只能零星地残存于这片“废墟”之中。
 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巨大的泥坑。这个大坑的面积足足有一亩地大小,而深度也有着3-4米。“这样的大坑是怎么产生的?难道取土的目的也是为了烧制粘土砖吗?”记者对此产生了不小的疑问。
  “从大坑的壁上留下的痕迹就可以看出,这个大坑是大型挖掘机的产物,而其中的土是被拿去烧砖了。”一位当地的知情人士介绍,其实别看一块小小的粘土砖,它对土质的要求很高,一般耕地上的表层泥土根本就烧不起来,必须要采用地表以下2-3米的这层粘土。正因为有着如此之高的要求,所以这儿的耕地都被翻了个底朝天。
  正在交谈之时,挖掘机的轰鸣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,记者看到远处一台桔黄色的挖掘机正在一大片水稻田地里劳作。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,记者以“购泥者”的身份和泥老板进行了攀谈。
  “40元一车,如果不是本县则要130元一车。不还价!”泥老板对于记者的询问显得相当“牛气”。泥老板告诉记者,现在一车泥的价格的确已经贵了不少,一来是因为近期风声很紧,万一被抓到后果可能相当严重;二来,在天台一带可挖的地也越来越少,一亩地只能挖出200车,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向外围拓展,而这“发展”的费用肯定要摊到成本中去。
  记者以85元的平均价给这位泥老板粗略计算了一下,他一亩地就能实现销售收入17000元。而据知情者介绍,泥老板们开挖的土地大都以2000元每666立方米的价格向农民购买,除去其他各类不变成本以及可变成本,泥老板每开挖一亩地就有10000元的利润,利润率高达58.8%。

  取土点附近的农田遭了殃
    仙居县也是取土卖泥的重灾区,在县城的台金高速公路出口附近,可以看到上百亩的土地被挖得千疮百孔,这些土地大部分荒芜,少数被改成了鱼塘。
  记者费了好大的劲爬上了砖厂附近的一个土墩,在很多取土卖泥的地方,类似这样的土墩随处可见。土墩四周的泥土都被人挖掉了,土墩是一些不愿卖地的农民留下的孤岛状的土地。“实际上,像这样的土地,已失去了耕种的价值,因为旁边都被挖掉了,水也引不进来,像水稻这些作物,根本无法栽种了,只能种一些像土豆、番薯这类的耐干旱的农作物。”当地村民气愤地说。
  尽管挖过的地方被要求回填上层的土,但这样真的能恢复土地原有的肥力吗?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当地村民。
  “肯定不一样的,就如同穿衣服一样,新衣服和打过补丁的肯定完全不同。”这位村民给记者打比方说,取土对农田的影响是致命的。他说,表层土肥力本来就有限,耕田种地靠的就是地表以下的那层土,现在被全部挖掉了,即使有再多的上层土回填,这地也种不出什么东西了。
  记者在临海、仙居、天台的取土现场分别看到,小的有几十亩,大的有几百亩农田遭到毁坏性挖掘,且那些取土点大都集中在公路两边的耕地上。耕地被毁的地段,生产实心粘土砖的小砖窑也特别密集。

  小砖窑每年毁田2500亩
 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,虽然也有泥老板开着小砖窑的情况,但大多数情况下,开窑者并不挖泥而挖泥者并不开窑。
  仙居一位窑主并不承认自己毁坏了耕地。他说:“耕地怎么能毁坏呢?国家也三令五申不准毁田,我作为一个生意人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。我是开了砖窑,但我并不违法,这土是我买来的。而至于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土,那得去问他们,和我没关系。”
  而在天台很多开小砖窑者也都显得非常“理直气壮”。在天台县城通往平桥镇的公路沿线,记者走进一家小砖厂,砖窑老板娘马上向我们推荐起自己的粘土砖。为了说明自己是正规厂家,老板娘甚至还拿出了税务登记证。
  虽然开窑者显得如此“牛气冲天”,但他们的行为果真是合法的吗?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,对于这类小砖窑,我国从上个世纪就开始逐步淘汰。2005年,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又陆续发文,要求加大力度,推进墙体材料革新,整治粘土砖窑行业,明确指出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18门以下粘土砖瓦轮窑等土窑。而记者在天台县工商局了解到,登记在册的30家小砖窑的经营范围只是红砖销售,明确注明了不含砖胚制造。
  据统计,因取土烧砖,台州每年要损失土地2500亩,台州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主任胡海平告诉记者。
  “除此之外,小砖窑排放的废气要比一些大的轮窑更加严重。”胡海平说,小砖窑不仅毁田耗能,还因烧制出来的产品强度达不到要求,会埋下安全隐患。
  
  管理如同“猫捉老鼠”
  “不是我们不管,管起来真是有难度啊!”天台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大队长陈新宇对记者说,“那些挖土老板都在凌晨开工,等我们赶到早就跑得没影儿了,这叫我们怎么办呢?”
  相比之下,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对此事似乎要重视得多。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俊友告诉记者,去年下半年,台州市与仙居县国土部门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,共捣毁小砖窑86座。但整治行动过后,这些小砖厂又死灰复燃。
  “小砖窑的违法运营成本很低,你今天把他拆除,两天后它又建了起来。”王俊友说,建一座小砖窑的成本只有两三千元。加上法律体系不完善,国土部门对屡查不改的当事人,也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。同时,在高利益驱使下,许多小砖窑主跟执法部门玩起“猫捉老鼠”游戏。有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,甚至充当非法小砖厂的“保护伞”,给土地违法整治工作带来了难度。
  王俊友表示,国土部门将联合工商、环保、城建、劳动、安全生产等部门,对仙居、临海、天台等土地违法行为泛滥的地方进行专项整治,彻底关停一批非法小砖窑厂。